来源:中国供销集团 发布时间:2021年7月21日
在郧西大地上,常年活跃着一支乡间物流配送团队——新合作郧西“小背篓”配送团队。这是一支由12名配送员组成的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34岁。
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星月交辉,无论是酷暑难耐还是风雨交加,这支团队总是以高效、优质的服务,守护着配送路上的“最后一公里”,保证了湖北十堰郧西县城乡货物运送的顺畅通达。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这支“小背篓”配送团队,去看看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请帮我送2斤萝卜、10斤鸡蛋、1袋面粉、10袋酵母到滨河湾小区来!”
“帮帮忙,家里小孩的奶粉没有了,请送2桶婴儿奶粉到职中对面家属楼!”
“我是黄金楼这一片的网格员,今天的采购清单发到群里了,请抓紧时间配送……”
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中国供销集团十堰新合作郧西“小背篓”配送团队成员的手机真是“热”得发烫,像这样的求助电话他们每天都要接好几百个。每个人的眼中都布满了血丝,高强度的工作让他们经常顾不上一日三餐,甚至只能在分货现场随便吃几口凉了的泡面,派单、送货……这就是十堰新合作郧西“小背篓”配送团队当时最真实的工作状态。
疫情时期,新合作员工身着雨衣“防护服”加班加点对货品分拣、包装
当时,按照郧西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县商务局的统一安排部署,新合作郧西区域超市担负了郧西春桥社区、东方社区、东营社区、滨河湾小区等10个社区及自然村的物资保供任务。
责任在肩,担当于行。郧西区域新合作10家门店中的党员、团员干部迅速组成疫情保供“小背篓”配送团队,根据就近原则,下沉包联各自所居住的小区、楼栋、村组,闻令即动,高效配送。他们随时面临被感染的风险,也遇到了卡口多、保供点多、配送需求复杂等各种困难。
车家沟村安置点位于县城5公里外的城郊,这里居住着630户2300多位居民,其中一半以上是异地搬迁户和老年人,是郧西县最早发现疫情的区域。
抗疫伊始这里就成了孤岛。
下达配送任务时很多人都非常恐慌,往常需要15分钟就可到达的配送点,疫情期间至少1个小时才能赶到。而且沿途到处都是“卡脖子”路段:配送团队要绕行滨河路、牵牛大道、发展大道,途径吴家营社区等12个卡口,每经过一个卡口配送车辆都要经过消杀、登记后再放行。
这样的危急时刻,“小背篓”配送团队身着简单的防护服,克服心理障碍,硬是将一车车生活物资送到了配送点。
疫情时期,新合作“小背篓”配送团队风雨无阻进行配送
“那段时间真是太不容易了!别人躲都来不及,只有你们新合作人给我们送吃送喝的,好几次都是从隔离的围挡下面把生活物资给我们塞进来!你们不怕感染上病毒吗?”疫情常态化后,车家沟村65岁的朱坤富老人疑惑的问。
“我们也是人,我们也怕死,可是那段时间真的没想那么多。只想把生活物资快一点、再快一点给你们送过来!”“小背篓”团队配送员朱鹏裂开嘴笑着说,“有一天我跑了6趟,就为给你们送几袋酵母粉!”
是啊,他们都是普通人,但是肩上的责任让他们坚定了一个信念: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疫情在前,我在哨位!
“疫情在前,我在哨位”
50多天的保供工作,新合作郧西“小背篓”配送团队累计搬运生活物资多达800余吨,配送居民生活物资10万余份,取得了保供工作任务100%完成、员工病毒零感染、配送分拣工作零失误的骄人战绩,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如今,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团队成员的手机也成了“民情热线”,他们化身为网格员,人人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哪栋小区独居的老年人较多、哪个网格又需要粮食、哪家小孩需要什么规格的奶粉,他们都能详细记下来,第一时间通过肩扛、手提、车送等方式送货到家,给社区群众、独居老人送去便利和温暖。
十堰新合作提供应急物资供应车及配送服务
“小背篓”团队成员申家贵说:“我们会将居民的这份信任化作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用实际行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祖国有我,请党放心!”
哪里滞销“小背篓”就出现在哪里
“眼看这梅雨季节即将来临,如果再卖不出去,辣椒和西红柿就要烂在地里”。家住湖北十堰郧西县香口乡下香口村的蔬菜种植大户孟凡林愁得嗓子都上火了。
郧西县香口乡下香口村是蔬菜产业重点村,全村90%以上的地块全部用来发展蔬菜产业。蔬菜大棚里,瓜果飘香,一派丰收的景象,可是蔬菜产业大户孟凡林的心情却很沉重。今年年初种的30亩的线椒、30亩的西红柿正处于丰产期,绿莹莹的线椒、红彤彤的西红柿压弯了枝条,但地头一直没有等到收购商来收购。
新合作“小背篓”在村民家中收购农产品,为村民解决销售难问题
香口乡扶贫办第一时间找到了十堰新合作超市。不到1天,十堰新合作“小背篓”团队就来到了孟凡林种植的蔬菜大棚,仅用3天时间,孟凡林家种植的蔬菜连同下香口村的21吨所有新鲜应季蔬菜全部通过超市走向了顾客的餐桌。
“小背篓”团队负责人张显华说:“接到任务后,我们马上行动起来,派出6辆生鲜运输冷藏车赶往下香口村,并以最快的时间运输到十堰新合作的184个网点超市。
在梅雨季节来临时,坐在家门口数着钱的老孟别提有多高兴了,“这茬蔬菜销得快,每亩地增收1000元。等天气晴好趁着墒情,地里又能轮种一批蔬菜,多亏了新合作及时伸出援手。”
日用品下乡“小背篓”发挥大作用
过去,郧西县属于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下辖的18个乡镇大多沟壑纵横、道路崎岖。从2019年十堰新合作郧西电子商务公司在自然条件最恶劣的湖北口回族乡开设第一家电商服务站以来,目前已将服务站点开遍了郧西县的202个行政村。
湖北口回族乡十堰新合作电商服务站
“小背篓”团队李德山至今仍清楚记得建站初期的情景:凭着老百姓对供销社那种朴素的感情,建站工作开展的很顺利,但交通不便成了配送团队最大的障碍。有的村看着很近,但要翻几座山才能到达,有的道路还没有完全硬化,车子抛锚、轮胎破裂是常有的事情。饿了就啃一口方便面,渴了就掬一捧山泉水,车子坏在半道上,大家就用肩扛、手提、背篓背,坚持把生活物资送进去。
每当印着“新合作”字样的面包车开进山村,老百姓远远的看着就会奔走相告:“老供销”来了!
十堰新合作郧西电商配送车
今年50岁的付道田是有着30年驾龄的“老司机”,近年来他一直坚守在配送一线,“每次我们的面包车开进村服务站时,村里老百姓把家里的土鸡蛋、干蘑菇、干木耳等山货拿到服务站,再换取同等价值的牛奶、洗衣粉、小家电等生活用品,多余的就地卖给服务站。”
回城时面包车被收购来的土特产塞的满当当,这些优质农产品次日就出现在新合作超市各扶贫专柜上。“老百姓对我们供销人非常好,每次到村里都拉着我们去家里吃饭!”老付感慨道。
十堰新合作电商配送受到当地村民广泛好评
新合作电商物流服务站进村后,带来了生活物资,也带来了山外的信息。香口乡沉溪河村新合作服务站建成后,55岁的朱贤清动起了心思:山场大、林木资源丰富,发展香菇产业也许是个好路子。
说干就干,老朱找了几个帮手,2020年初箍了2个香菇大棚,年底香菇晾干后就上了新合作扶贫农产品专柜,当年就增收12000元。
为当地村民带来创收机会
“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让农民得实惠,也让新合作践行了“服务三农”的初衷。
2020年以来,十堰新合作郧西分公司充分利用渠道优势,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事业。通过“832平台”推动扶贫产品在电商渠道销售,累计线上交易额近200万元,在郧西9家直营门店设立9个“消费农产品扶贫专柜”,累计销售扶贫产品100余万元。
初心不改为“三农”。十堰新合作“小背篓”配送团队让供销社的“扁担精神”在新时代得以继承和发展。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小背篓”配送团队的故事仍在继续。而且,我们相信,他们的故事将会越来越精彩!
拭目以待吧!
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1 CHINA CO-OP GROUP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
邮编:100052
电话:010-59338888
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